(1)蛋质:当肾功能低下时,蛋白质的代谢物排泄发生障碍,故蛋白质的摄入量必须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、血尿素氮等指标而定。当内生肌酐清除率在每分钟10mL、血尿素氮在10.71~24.99μmol/L时、血肌酐在265.8~618.8μmol/L 时,蛋白质的摄入量为25~35g/d;当内生肌酐清除率在每分钟5~10mL、血尿素氮在24.99~32.13μmol/L,血肌酐在618.8~795.6μmol/L时,蛋白质摄入量为20~25g/d。
一般情况下,如不能及时进行抽血化验,蛋白质的摄入量在 25g/d 左右为宜,并采用生物价值高的蛋白质,如牛奶、鱼类、肉类。食用鱼类、肉类,如先煮沸后去汤则更好,因煮沸后大量对肾脏有害的嘌呤进入汤中,可减少肾脏的负担。
植物蛋白质应减少至最低量,这类食品有大豆及豆制品等。禁食植物蛋白质有利于防止尿毒症的发展,尽量减少米面的摄入,以减少非必需氨基酸的摄入。有的医院给尿毒症的患者食用麦淀粉(其蛋白质的含量为0.6%,50g麦淀粉的热能为175kcal),这样在降低蛋白供应的情况下,利用非蛋白氮合成必需氨基酸,从而降低了氮质血症的发生。
(2)脂肪:肾功能不全者往往与贫血同在,摄入过多脂肪可抑制造血功能,故尿毒症患者伴有贫血时,脂肪供给量应低于正常人的需求量。
(3)食盐:患者如有明显水肿,应采用无盐饮食。如患者呕吐较重,氯离子损失
较多,而水肿不明显时,可给低盐饮食(每日1~2g)。
(4)含嘌高的食物: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过多尿酸而加重肾脏负担,如粳米、大豆、芹菜、菠菜、菜花、花生、猪头肉、沙丁鱼、带鱼、动物内脏及鸡、鹅、牛肉,应忌食。
(5)强烈调味品:包括芥末、辣椒粉、胡椒、咖喱、桂皮等。
(6)葛粉:葛粉寒凉下趋,容易损伤肾脏的功能,故肾衰竭的患者禁忌食用。
(7)大豆:肾衰竭、氮质血症者不宜多食。大豆含蛋白质甚高,多食可以加重肾衰竭及氮质血症患者肾脏的负担,从而加重病情。
(8)赤小豆:肾衰竭阳气衰微所致水肿应温阳益肾利水,不能投寒凉渗利之品。赤小豆偏凉,渗利伤肾,故不宜食用,食用必加重病情。
(9)葫芦:肾功能不良者不应食用利水伤肾的食物,而葫芦的利尿作用较强,容易对肾脏造成损伤,加之水分和无机盐丧失过多,可导致水、电解质失衡,加重患者的病情。故慢性肾衰竭患者不宜食用。
(10)紫菜:紫菜咸寒渗利下趋,容易损伤肾脏,肾衰竭者食用,将会加重病情,故慢性肾衰竭患者不宜食用。
(11)燕窝:燕窝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需通过肾脏随尿排出体外,肾衰竭时尿量减少,含氮废物排泄受到影响,将会加重肾衰竭的病情,故慢性肾衰竭患者不宜食用。
(12)火腿:本品蛋白质含量较高,肾衰竭患者排尿困难,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泄,易导致尿毒症,故肾衰竭患者不应食用火腿。